本報記者 王曉波
12月19日上午9時剛過,鐵嶺市昌圖縣泉頭鎮中心小學的食堂裏就忙碌起來。工作人員端來滿滿兩大盆紅蘋果,放在水龍頭下清洗。“這是鎮裏給學生準備的蘋果,每人一個,清洗工作馬虎不得。”工作人員邊忙著手裏的活邊說。
第二節課下課鈴響過,十餘名學生衝出教學樓奔向食堂。他們手裏或拎著袋子或端著小盆,一進食堂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報數:“二年一班,29個!”“六年一班,20個!”“四年二班,28個!”……
課間操時,二年一班的教室裏,每張課桌上都擺放了一個紅彤彤的蘋果,孩子們做完操回到教室,拿起蘋果大口吃起來。“這蘋果又甜又脆,我們上學每天都能吃上一個,太開心了!”學生們笑著說,每天一個蘋果,甜到了他們的心窩裏。
農村孩子上學,大多沒有帶水果的習慣。為了讓孩子們營養均衡,健康成長,今年4月,泉頭鎮結合馬家村盛產寒富蘋果的優勢,在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中,啟動了紅蘋果暖心工程,為域內幼兒園至初中的孩子們免費供應蘋果。
暖心工程實施以來,泉頭鎮每天為域內學校派送100餘公斤蘋果,8個多月已投入近5萬元。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泉頭鎮深入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,全力以赴增進民生福祉。在教育上,泉頭鎮不僅著力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,更加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。該鎮表示會繼續加大投入,讓全鎮學生更有幸福感,讓百姓更有獲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