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秋”生產事關今年糧食豐收和明年夏糧生產,事關糧食、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大局。麵對持續陰雨天氣給秋收秋種帶來的不利影響,9月26日開始,省農業農村廳陸續派出多個工作組,赴濟南、濟寧、德州、聊城、菏澤等9個農田積水較重的市,指導各地做好農田排水和“三秋”生產各項工作,做到災情不解除,督導不結束。
各地不等不靠,對於已成熟地塊,抓住晴好天氣窗口期,組織機械及時搶收;農田漬澇嚴重地塊,一方麵組織抽水機、水泵等機械上陣,做好積水農田排澇工作,為收獲機械進地作業創造適宜條件,另一方麵,迅速調集履帶式玉米收獲機突擊搶收。截至10月17日17時,全省累計上陣玉米聯合收獲機12.31萬台,玉米機收4690.5萬畝。
秋種方麵,對墒情適宜地塊,各地最大限度加快播種進度,努力擴大適期播種麵積。對因田間積水、土壤濕度大造成播期推遲的地塊,各地根據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印發的《全省小麥晚播技術指導意見》,合理選用早熟品種,提高整地質量,視情加大播種量,播種時施足底肥,抓好種子包衣等,為小麥豐收打好基礎。
為著力解決“三秋”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困難和問題,打通技術服務“最後一公裏”,10月11日起一直到秋種工作全麵結束,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派出8個專家指導組,采取駐地蹲點方式,分片包幹到各地進行技術指導,協助當地製訂與當地生產情況相適應的生產技術方案,助力打好“三秋”生產攻堅戰。